校园秘籍之网络篇
互联网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学校是网络使用的主要领域,学生是网络使用的主要群体。然而,当下的网络环境鱼龙混杂,令他们眼花缭乱,是非难辨。石家庄新东方烹饪学校再次提醒各位同学们请注意自己的个人信息及网络!
个人信息
01、各种单据
车票、机票以及快递包装上的物流单等都包含你的个人,不要顺手丢弃。
02、网上互动
在微博或朋友圈中,一些评论或转发会出现诸如姓名、职务等信息,对此互动要注意保护。
03、
在社交账户上如实填写个人信息(姓名、手机号、住址、学校等),会被别有用心的人盯上,所以要谨慎填写身份信息。
04、wifi
无线网络登录加密的等级较低,加上有些手机软件没有数据保护措施,使得黑客能截获个人信息,对WiFi要不登或慎谨慎登陆。
05、对校园网贷说“不”
校园贷无处不在。“利息”、“”、“快三分钟到账”,以类似这样为宣传口号的校园贷平台层出不穷。实际上,校园网贷虽然标榜不要利息,但要求缴纳的服务费、管理费、交易费等费用加起来,远比一般金融的利息要高。面对校园不良网络,我们既要充分认识其存在的隐患和风险,向校园不良网贷说“不”,更要自觉抵制那种通过消费来获得短暂满足感的庸俗而低级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让“独立生活”和“理性消费”成为校园风尚。
图片来源于网络
1.不参与不良网贷活动;不充当不良网贷的宣传员和代理者;不使用个人信息替他人进行网贷,也不冒用他人身份信息为自己进行网贷。
2。增强网贷业务甄别和抵制能力,不要盲目信任网贷,尤其警惕熟人推销,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3。如需,须与家人协商,选择正规合法的金融,按期还款。
4。摒弃攀比心理,自觉纠正消费、过度消费和从众消费等错误观念,理性消费,养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
其他网络
01.、使用手机APP要谨慎:
现在恶意APP程序越来越多,各类非官方下载渠道常被恶意应用。手机用户不使用来历不明的APP,使用正规渠道下载;安装时要注意“应用权”与产品功能是否直接相关;使用防病毒软件,为手机加上防护网。
02.、陌生人发微信红包勿乱点:
不法分子将手机病毒伪装成微信红包诱导消费者领取,遇到陌生人发送“红包”不要乱点,很可能带有病毒。
03、扫描二维码有危害:
照片打印成为部分商家“吸粉”利器,但是这样容易泄露用户信息,比如,扫描二维码可能会让手机感染病毒。不法分子通过虚假伪装一个网站生成二维码,在受害者扫描二维码时,通过云端软件获取当事人账号、密码等。
建议:千万不要见码扫。
04.、对待网络要做到“五不”“两核实”:
不轻信、不回拨、不、不透露、不转账
核实转账请求、核实可疑信息